在交际场合中如何说好话
发布时间:2018-06-25

我们在交流中,都不是自己的“一言堂”,双方思想的碰撞才能产生更强大的力量。这要求在与别人谈话时。要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,要善于“察言观色”,注意对方的姿势、态度、表情等。该讲则讲、该停则停。

  会说话,不仅仅是提问和回答,还要依照不同场合、不同人群、不同风俗。不同背景自然表达,因人而异,只有这样你才能八面玲珑,处处“吃香”。

  

因人而异,主要从几个方面把握:

  (1)看性别说话

  性别不同,对言辞的接受也有差别。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说:“男人靠眼睛来爱,女人靠耳朵来爱。”这就指出性别对于接受是有影响的。

  在说话言辞的接受的程度上,一般说来,男士较能承受率直、干脆、粗放、量重的话语,而女士则喜欢委婉、轻柔、细腻、量轻的话语。说话者必须依据接受对象的性别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与程度。

  (2)看性格说话

  人各有其情,各有其性。言辞表达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因人而异,符合接受对象的脾气、性格,才有可能产生“同声相求”的效果。

 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“喜形于色”,性格内向的人多半“沉默寡言”。同性格外向的人谈话,你可以侃侃而谈,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,则应注意循循善诱。两千多年前,孔子就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回答他们的问题。

  有一次,孔子的学生仲由问:“听到了,就去干吗?”孔子说:“不能。”又一次,另一个学生冉求又问:“听到了,就去干吗?”孔子说:“干吧!”公西华在旁听了犯疑,就问:“两个人的问题相同,而你回答却相反。我有点糊涂,故来请教。”孙子说:“求也退,故进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。”(意思是,冉求平时做事好退缩,所以我给他壮胆;仲由好胜,胆大勇为,所以我劝阻他。)

  可见,孔子诲人不是千遍一律,而是因人而异,特别注意学生的性格特征的。日常生活、公关活动等各方面的交谈也要注意这一点。

  (3)看对方心境说话

  人际交流中经常会有“言者无意,听者有心”的情况,说话不注意洞察对方的心理状态,往往会产生意外的问题。

  《红楼梦》第八十三回写到大观园中一个婆子教训总结的外孙女:“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!你是个什么东西,来这园子里头混!”这话恰好被黛玉听到,她认为婆子骂她,于是大叫一声道:“这里住不得了!”直气得“两眼反翻上去”。

  婆子的话本来是不让外孙女到大观园中来,但黛玉不这么想,她那种寄人篱下的特定处境和心态使她产生了误会。所以同样的一句话,不同的人听来感受完全不同。

  当我们在与人沟通的时候,要注意观察他人,然后再决定说什么样的话,这样的话,就可以更好地去说话,也是能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的。